蔚蓝晴的首页 > 日志 >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 这所学校竟还有农田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 这所学校竟还有农田

这个学校让每个学生

在城市的中心

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

可以守着自己的一方田地

初夏,在一片金黄的麦田里,

一群人正埋头在田间收割着麦子,

而他们的身后是整齐的钢筋水泥高楼。

这群人里,有学生有老师,

在这片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

只有此时的他们知道丰收的心情。

这片麦田,

它不在哪个偏僻的乡村,

而是在北京西南五环外一个新城的中心,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的楼顶。

这个幸福的学校里,

每个班级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农田。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六年前,李虎和黄文菁作为OPEN建筑事务所合伙人的夫妻俩,正在为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做竞赛方案。

同一年,他们的女儿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为孩子找学校的过程也让他们开始认真思考物质的空间对教与学的影响。

经过帮助女儿选择学校,李虎在北京四中的设计方案上又考虑了很多。如果一个学校就像是一个花园一样,那孩子在里面学习,就是另外一种感受了。

所以从房子结构开始就做出了改变,它不是像传统建筑的一样的方方正正的高楼。

建筑的主体建在起伏的山坡上,这样房子的“肚皮”和“山峰”相连,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

山坡起伏的结构,

形成了绝佳的休息之处,

像是回到自然中一样,可以席地而坐。

“山谷”的地方,种上了竹子,

每一处都有一个苍翠的竹园。

学生们在这样山坡起伏的学校里,

课间可以穿过长长的缓坡,

到平坦的区域里安静的看书。

一些活泼的男生们,

更喜欢在山坡上追逐,

就像是回到青山绿水间一样自由。

中间的空地上,有一池水潭,

流水从立柱上喷涌而出。

池子里有植物、有金鱼。

旁边山坡上,

几个女生正拿着画板画下眼前的一切。

正是因为这个“起伏山坡”的独特结构,

学校的功能空间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

从外面进入,就是一个明亮开放的门厅。

学校的舞蹈教室也在地表之上,

为了引室外风景入室,

舞蹈室的一面都是超大的落地玻璃,

另一面则是一面镜墙,

室外的景色在镜子上可以无限延伸。

室内的小报告厅,

其实它是建在小水池上的。

平时空闲的时候,

学生们都喜欢坐在这里看看书。

室内的风雨操场,

在地面的诗歌花园下。

诗歌花园的座椅镶嵌着玻璃,

这就是地下风雨操场的天窗。

在这个巨大的结构中,

主要的交通流线空间里,

有很多这样颜色鲜艳外表的独立空间。

学校的校长曾经为了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自然、接触农耕,自己还特意在郊区寻找田地,让学生周末去种。但找到的地方离学校太远,这样的活动只坚持了一两次,就放弃了。

李虎在设计过程中,听到了校长的故事,在学校的设计中特意在房子的天台增加了农田。天台的这块有机农场,被开辟成了36块实验田,学校36个班的学生,每个班级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农田。

一年四季,学校天台的农田里,会种上不一样的农作物。每个学生都是这些农田的主人。

于是,在这个城市中心的学校里,学生们除了读书写字,还多出了一项特别的任务----种地。

这个班级黄瓜地里的黄瓜熟了,小女生伸着手臂、踮起脚尖,摘下鲜嫩的黄瓜。事实上她的嘴里已经尝起了自己种的黄瓜。

这个班级番茄地的番茄快熟了,

男生和女生们已经迫不及待来看看生长状态。

这个班级里的花生成熟了,

老师带着学生自己动手挖花生、摘花生。

实验田里的小麦丰收了,

老师带着学生下地收割,

收上来后学生们甚至可以亲手打麦。

从播种到收获,学校的学生们都可以参与进来。这些收获的庄稼,会被送进食堂,做成每天的食物。

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绿色三星认证的中学建筑。整个学校,最大化地利用了自然风和自然光线,建筑的布局和几何形态都把被动的节能考虑进去了。学校的操场下,还有两个大型的雨水回收池,收集宝贵的雨水来灌溉农田和花园。

在这个学校里,

下有苍翠竹林,上有起伏的山坡,

楼顶上还有肥沃的农田,

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都能发现自然的痕迹。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一人一城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说点什么: